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知识指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叫TIA,是指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 24小时。 TIA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TIA的年人群患病率为180/10万,男女之比约为3:1,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本病以50~70岁中老年多见, 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脏病等脑血管疾病是高危因素 发病时间短暂,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多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表现相似。常见症状有:偏身麻木;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恶心和呕吐、平衡失调等。
TIA是卒中的高危因素,需积极进行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治疗措施如下:
1.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血糖、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纠正血液成分异常、防止颈部过度活动等。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预防复发。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抗凝:对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症状逐渐加重且无出血倾向和严重高血压、肝肾疾病、消化性溃疡者,可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日常护理:
1.安全护理:指导患者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且转动幅度不宜太大。频繁发作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沐浴和外出应有家人陪伴,以防发生跌倒和外伤。进行散步、慢跑、踩脚踏车等适当的体育运动,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循环。
2.用药护理: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不可自行调整、更换或停用药物。告知病人所用药物的机制和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皮疹,偶可致严重但可逆的粒细胞减少症,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血凝。肝素等抗凝药物可致出血,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瘀点和瘀斑、牙龈出血、大便颜色等,有消化性溃疡和严重高血压者禁用。
3.病情观察:对频繁发作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和记录每次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有无减轻或加重,有无头痛、头晕或其他脑功能受损的表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健康指导:指导病人选择低盐、低脂、足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如多食入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限制钠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g。少摄入糖类和甜食,忌食辛辣、油炸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告知病人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病人了解长期精神紧张可致血压增高,加重动脉硬化,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甚至可以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告知病人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鼓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眩晕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