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近日我科迎来了一位突感颈部剧痛的病人,经我科医师的临床诊治经验,考虑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头颅CT的检查手段确诊后支持上述诊断,经我科医护人员的积极处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今日我们来浅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上分为外性伤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部和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到蛛网膜下腔。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
   引起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众多,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最常见,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次之,此病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及腰穿为血性脑脊液为特点,可有用力,情绪激动等诱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三十至七十岁发病多见,此病病后两周内,为复发高峰期,三到四周亦可再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外科的急症之一,也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所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加以重视。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患者突然发病,少数发病前由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或长时间歇性偏头痛病史。此外,可有头晕、头昏、高血压或血压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等症状。有部分人出现偏头痛伴有眼睛睁不开时,应警惕有颅内动脉瘤存在或动脉瘤扩大即将破裂的可能。
  (2)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奔跑、性交等诱因,突然发生头部剧烈胀痛或劈裂样剧痛,难以忍受,以后变为钝痛或搏动性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部强直和脑膜刺激征阳性。
  (3) 约50%患者发病时有短暂意识障碍或烦躁、随后即昏迷。少数有偏瘫、眼球运动障碍及癫痫发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查手段
  (1) 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快速、安全的手段,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另外对选择治疗方法、动态观察病情有指导意义。
  (2) 腰穿脑脊液检查:见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依据。但CT已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不必再做腰穿。如无CT条件或CT未见积血(阴性),对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必须谨慎地行腰穿脑脊液检查。
  (3) 脑血管造影: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明确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和供血动脉,了解侧支循环和动脉痉挛情况,争取早期做脑血管造影,明确以后尽量能争取早期手术,只有这样对减少病死率是有益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最大。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旦诊断,就应该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生命体征,避免用力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的通畅,以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此外,还要积极降低高颅压,主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等,还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高纤维、高能量的食物,加强护理,预防泌尿系的感染和吸入性肺炎。药物使用方面主要使用预防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常用的是尼莫地平,它可以预防脑血管的痉挛。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瘤,因此破裂动脉瘤的外科和血管内的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早期应该就进行脑血管造影,如果发现动脉瘤,应该积极进行外科的干预。此外,还要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些并发症,如脑积水、癫痫的预防等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发病急骤,需要及时来院诊治,愿以上知识对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应对此类病人的救治上有所帮助。